拿起笔记录这段经历,成绩公布时心中却难以平静。在学习路上,遇到良师益友真是幸运至极,既有温馨的支持相伴,也有奋斗的辛酸和收获的感悟。这些细小的片段,都融入了我的比赛历程,成为难以忘怀的回忆。
初赛起航之艰辛
我是被选中的参赛者,比被推荐的选手多经历了一轮初赛。初赛的主题是《日月潭》,那时我只准备了简单的方案。从最初的草稿到最终定稿,我修改了四次。老师们一同听了我的课,给出了修改意见。修改后,第二天下午我们开始录制视频。然而,录制过程中问题不断,从下午一直录到晚上九点。幸运的是,有李楠老师陪伴,第二天我们重新录制才顺利完成了初赛。这个过程充满了艰难险阻,每个环节都是对我的考验。当时我既紧张又充满期待,尽管困难重重,但我明白只能咬紧牙关坚持下去。
初赛揭示的问题让我明白,做事不能马虎,必须全力以赴。稍有不慎,之前的努力可能付诸东流。比赛中,每一步都需细致对待。
集中辅导第一阶段
李楠老师负责第一阶段的教学辅导。那时,已经公布了固定的题目,辅导过程中我们会同时抽取篇目和固定题目。李楠老师负责指导低年级的10篇课文。她性格温和,经常用鼓励的话语给我们加油鼓劲。在那几天里,她反复听我们讲课。在第一阶段即将结束时,抽取的篇目已经整理完毕。这是比赛初期,虽然我们的风格还没有定型,但思路已经变得清晰,板书也已经确定。这段时间每天都充满了紧张气氛,但在李楠老师的耐心指导下,我们逐渐在比赛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学校三楼是辅导教室的所在地,那里从早到晚总是人来人往。在这里,同学们在李楠老师的引领下,朝着目标不懈奋斗。每前进一步,都让希望之光照亮心田,而老师的每一次指导,都如同明灯,照亮了前行的道路。
第二阶段开始了,满芳老师出现了。她的指导方法有所改变,先给我们梳理思路,然后让我们自己理解,最后再向她汇报。这时,初赛的结果揭晓,我成功晋级决赛,心情轻松了许多。满芳老师独特的指导仿佛给了我们新的启示。以前习惯了某种指导方式,现在开始从不同角度去思考。
满芳老师的教室布置得十分温馨,置身其中,听她讲解,我对竞赛内容的理解逐渐加深。每日在那间教室的研讨,让我对授课内容有了新的领悟,同时也带着评委的肯定,满怀喜悦地迈向新的阶段。
比赛准备逐步深入,周静老师开始给予指导。她挑选的十篇课文,既有低年级也有中年级的内容,且风格多样。周老师教导我们要构建个人教学体系,不能仅仅依赖教案。我尝试寻找适合自己的授课方法,力求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这并非易事,过程中难免会感到困惑,但在周老师的指引下,我渐渐看到了前行的希望。
在学校的专用备赛空间里,我与同学们一同聆听周老师的授课。我观察着彼此的学习进度和策略,并据此不断作出调整。这期间,我深刻体会到独立思考的重要性,并在教学方法上形成了自己的见解。
孙文娟老师虽然不是教法课的老师,但她还是给了我很多支持。她备课时既耐心又细致,对我的教态观察得很仔细,并且总是给予我鼓励。在她的帮助下,我的状态逐渐变得从容。每个阶段的老师们都提供了不同的帮助,就像一级级阶梯,推动我不断进步。
孙文娟老师的办公室虽小,却总能让人感到温馨。每次去那里接受指导,我不仅学到了参赛的相关知识和技能,还得到了精神上的鼓励,这让我变得更加自信。
决赛之拼搏
决赛前夕,李楠老师即便课程排得满满当当,仍抽空在晚上带我回她家做仿真模拟。我们反复练习那些有问题的篇目。比赛当天,我抽到了《猫》这个课题,站在台上,发现台下的老师和往日大不相同。整个决赛现场气氛非常紧张。答辩环节,我也有点紧张,但最终还是抓住了关键点,顺利完成了答辩。在这场重要的决赛中,得益于老师们一直以来的支持,我尽力发挥了自己的水平。
这个赛场是我成长的见证,我的努力都离不开每位老师的支持。此刻,心中充满了对他们的感激。读者朋友,你在成长的过程中是否也曾遇到过无私帮助你的良师益友?期待大家的点赞和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