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这微博,真是发展得热闹得很。腾讯微博声称同期用户超过5亿 ,咱不少中国人都有微博账户了。在微博这地界,粉丝数量就跟“军衔”似的。那些微博达人凭几百万粉丝呼风唤雨,热闹得不得了。可慢慢的,粉丝竟然演变成了一桩生意,卖粉广告到处都是。
据说这卖家可不得了,在新浪微博能给加到1000万粉丝,腾讯微博最多加80万听众。知名微博主叶匡政就发现了不对劲儿。他有十几万粉丝,平时转发评论几十条。那些几百万粉丝大V,平均转发量竟比他还少,这粉丝里头肯定有猫腻,转发评论量确实看着不靠谱。
再瞧瞧这僵尸粉,还分了代。第一代就是啥也没有的,无头像没事发微博没粉丝,关注还一半名人一半同类;第二代有点进步,有头像有微博有粉丝,可东西也少;第三代更厉害点 ,不仅有模有样还定时发点营销广告微博。
记者还调查了些有趣事,厦门理工学院学生专门组建团队打理企业微博赚收入。还有买过粉的博主。“真粉”,比活粉还要厉害,卖粉的可是瞒着他们就卖给买家。有位博主花了钱买粉,发现买来的还挺像真实用户,人家也不知道自己咋就成别人粉丝。
不过这买粉的源头得追溯到早期。这事最开始起自运营商,当年想吸引名人开微博就“送粉”促销,实名制之前攒了一堆粉资源。对这事,看法不同。有人觉得,像王先生,明确觉得买粉丝有违背社会公德,可不就有点“骗粉”意思,去关注大V要是只看粉丝多,可不妥。
这边有批判的声音 ,那边有专家看来又是另一码事了。 中国传媒大学新媒体研究院院长赵子忠称买卖微博粉丝是新媒体发展过程中的必然,但我还是留个疑问,真的是必然?
著名的微博律师袁裕来就格外硬气,56万粉丝没搞过假。开微博时坚决拒绝运营商送粉。在发现淘宝有网店买卖粉丝后 ,还向有关方面反映,可惜毫无结果。这些网店依旧摆在那里 ,难道真就是所谓的“必然过程”。这粉丝经济混乱着,何时能理清楚。到底咋界定界限?真心盼望着互联网这个大江湖能尽快风清气正的。别乱搞这种弄虚作假的花样,虚假的终究不是长久路,靠谱实际点才比较重要耶,到底何时才会好起来?真心不好说。真的需要规范才行…… 。这样下去又有什么样的后果?难测。希望都踏踏实实地用真才实学和有价值的观点、内容吸粉,回归本来,那才对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