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春普:两度报名赴鄂的英雄情结
关春普是位心内科的专家,他两次主动申请支援湖北。他提到,医生们心中都怀有英雄梦,就算未必能成行,也要报名表达心意。自从医院实施了假期值班制,他每天上午都会去医院看看,只有中午没事了才会离开。他的这种责任感,正是众多医护人员在疫情面前勇敢前行的决心所在。
疫情形势严峻,众多医务工作者怀揣着投身前线的愿望。关春普便是他们中的一员,通过实际行动彰显了其职业操守与英勇抱负。尽管他尚未明确能否前往湖北,但那份主动请缨的勇气已足以打动人心,展现了医生在危难时刻的责任与担当。
正月初二的紧急情况
正月初二这天,关春普给当班的张士绅医生拨了电话,要接收一位患者。这位患者一到医院就剧烈咳嗽,张医生便细心地询问他是否来自湖北或外地,以及是否有发热症状,患者和家属都给予了否定回答。但就是这个患者,让心内二科的值班人员当天都没有离开医院,他们自觉选择了隔离。
疫情期间,这一事件暴露了医护工作的危险和难以预料。医护人员时刻面临感染风险,任何患者都可能潜藏巨大威胁。尽管如此,他们没有选择逃避,依然坚守岗位,对每一位患者都认真负责,确保医疗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急诊科护士的担当
疫情期间,急诊科的工作量急剧上升。护士们争分夺秒,与死神较量,没有一个人选择放弃。护理服务中心的梁立凡深有感触,因为他们与急诊科打交道频繁,急诊科忙碌,他们同样忙碌。
急诊科如同抗击疫情的第一线,护士们在压力巨大的工作环境中,肩负重任。她们以柔弱之躯承担着责任,在各个急救环节中不停运转,为患者争取生存机会,为抗击疫情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小区排查的困难与坚守
1月24日,医疗团队抵达轴承小区对与确诊者有过接触的人进行核查。但对方却要求他们等待了近一个小时,即便敲了门也无人应答,直至次日才完成了签字手续。与此同时,还需确保另外16名患者及其家人的安全。刘凤华带领同事们进行了长达两小时的沟通与说明,以至于嗓子都变得沙哑。
小区的排查任务十分艰巨,医护人员却未曾退缩。他们需应对患者的不合作,同时还要稳定其他人的情绪,每一步工作都面临着挑战。尽管如此,为了防控疫情的大局,他们依然坚守在小区排查的岗位上。
老护士的抗疫坚守
刘凤华等四名资深护士,曾长期在护理岗位工作,自2月3日起转战抗疫一线,担任预检分诊任务。张红霞即便感冒也坚守岗位,朱桂英术后身体未完全康复却依然坚持工作,祝红新在心律失常恢复期间也勇敢地投入战斗,刘凤华尽管不久前失去了父亲,但依然坚守在岗位上。
老护士们面对重重困难,毅然重返抗疫前线。她们凭借丰富经验和坚定意志,坚守医院最前沿。她们的行为展现了“老当益壮,心系抗疫”的豪情,为年轻医护人员树立了光辉的典范。
各科室的坚持与付出
李月梅主任身心疲惫,而感染科宋晓玉副主任尽管胃痛,仍坚守在岗位上,忙于防护和穿脱衣物的培训工作。王桂芝也提到,同事们无论白天黑夜,只要病人需要检查,就绝不会退缩。医护人员在为当地完成培训任务后,甚至不顾风雪,连夜驾车返回。
医护人员在各个科室默默奉献。他们坚守岗位,忍受着身体不适和心理压力,为疫情防控和患者治疗贡献力量。他们是无名的英雄,用平凡的工作谱写着伟大的故事。
在疫情肆虐之际,这些医护人员的执着坚守,让我们感受到了希望与力量。你周围是否也有这样让人钦佩的医护工作者?期待大家为他们点赞,并将这篇文章转发出去,让更多的人了解他们的辛勤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