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与渔文化之美
诗词是中华文化中的珍宝,其语言简洁而内涵丰富。在众多诗词作品中,歌咏渔业的诗篇虽占少数,却因其纯朴自然而广为传唱。象山县渔文化研究会在第23届开渔节上,认识到这些诗歌的价值,与多方合作,创作了300余首古体诗,以此弘扬渔文化,展现象山的独特风采。
这些诗歌以敬拜妈祖、出海捕捞等主题为核心,编织成一篇篇故事,展现了渔民对大海的敬畏以及对丰收的渴望。渔文化与诗词相融合,既丰富了文化氛围,也使更多人领悟到了象山海洋文化的深层意义。
云诵读活动的策划
为了更生动地呈现这些赞颂渔业的诗歌,象山县的渔文化研究机构策划了一场云端朗诵会。他们特地邀请了拍摄团队到石浦等地区进行拍摄,通过诗歌将象山渔民的生产与生活紧密相连。通过云端朗诵的方式呈现开渔节,这种创新的形式为人们带来了别具一格的体验。
现代技术将现场与诗歌相融合,打破了地域的限制。即便不出家门,人们也能通过网络体验到象山开渔节的壮观景象和诗歌的动人之处。无论身在何处,只要点击视频,即可欣赏到象山渔文化的独特魅力。
张双利与象山之缘
此次拍摄有幸邀请到了我国“潮叔”张双利,他是一位著名的影视演员。在长达几十年的演艺生涯里,他塑造了众多深入人心的角色,例如在《雍正皇帝》中扮演的八王爷胤禩。2016年,他在象山影视城拍摄的《远大前程》中,饰演的角色“拐爷”赢得了众多观众的喜爱。
当时,他被象山那迷人的景色所吸引。象山不仅风景优美,渔文化也颇具特色。此次邀请他参与云诵读活动,他毫不犹豫地接受了邀请,通过充满情感的朗读,助力象山文化的推广。
王虹的艺术贡献
被邀请共同朗诵的还有原空政文工团副团长王虹,她既是知名节目主持人,也是国家一级演员。她主持过建国60周年的飞行表演等重大军事活动,在主持界取得了显著成绩,还多次主持了军内外的大型晚会。
虽然她此刻身处北京,但为了达到最佳呈现效果,她与张双利一同多次进行录音和细致打磨。他们严谨的专业精神,确保了云诵读的出色表现,使得听众仿佛身临其境。
开渔节的传统仪式
自古以来,开渔节都承载着深远的意义。往昔,渔民在出海前都会虔诚地祭拜妈祖,期盼旅途平安。如今,第23届象山开渔节延续了这一古老习俗。随着号角声起,林立的桅杆,遮天的云帆,成千上万的渔船驶向浩瀚的深海,场面极为壮观。
渔民出海后,凭借丰富的经验和先进的设备捕鱼,他们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上奋力拼搏。捕获丰收后,众人欢聚,共同品尝“烤蚝蛎、熬鲍鱼”等各式海鲜佳肴,共享丰收的喜悦。
开渔节创新模式亮点
本届开渔节以“庆丰收 迎小康”为主题,以“北纬30°最美海岸线”为核心。采用“云开渔”的方式进行。通过网络直播、网红带货等多种方式,向全国推广象山旅游资源。同时,推荐“嗨象山”全域旅游品牌,旨在提升象山海鲜王国的知名度。
现代科技让我们更多人知道了象山开渔节。这方法让参与变得简单,也对象山的经济有好处。游客们能通过网络先了解象山,为旅行做足准备。
你有没有兴趣去象山感受一下那富有文化气息和欢乐氛围的开渔节?别忘了看完后点赞并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