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用户数已近六千万,与微博用户群体高度重合,双方在短视频领域的竞争愈发激烈,这种矛盾似乎已无法避免,不禁让人对其中缘由感到好奇。
抖音初露锋芒
人们普遍觉得,2017年3月,相声艺人岳云鹏在微博上发布了一段带有抖音水印的搞笑模仿视频,这导致抖音的下载量迅速上升。不过,那时它的知名度还不是很广,了解它的人并不多。直到2017年6月,随着热门选秀节目《中国有嘻哈》的推广,抖音才真正为广大观众所熟知。自此,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尝试并使用抖音。
在这个时期,抖音犹如一颗崭露头角的新星,尽管起初光芒并不耀眼,却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特别是岳云鹏凭借其人气,为抖音带来了不少机遇。而《中国有嘻哈》节目则如同强劲的助推器,助力抖音实现了发展的关键突破。
抖音精准定位
抖音自创立之初便将自身定位为“年轻人的音乐短视频平台”。在接受36氪采访时,产品负责人王晓蔚提到了其“年轻化”的特点,并指出随着大屏手机的广泛使用和网络基础设施的升级,年轻人更倾向于通过短视频来展示自己,这使得UGC短视频在年轻人群中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抖音恰好满足了这一市场需求,填补了年轻市场的空白。
抖音凭借这种定位,在众多平台中独树一帜,锁定了其目标受众。年轻一代充满活力与创意,更倾向于在此类平台上展示自我,为抖音的成长注入了强劲的动力,并为其指明了鲜明的发展路径。
微博竞争隐忧
微博拥有近4亿月活跃用户,但若想在平台上成为网红,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是难以实现的。平台套路繁多,而相比之下,抖音作为刚上线一年多的新兴平台,提供了更多的机会。许多用户愿意在抖音上探索新领域,展示自我,以此赢得知名度。
微博在成长过程中构建了一个繁复的生态系统,一般用户难以突破。抖音的崭露头角为用户提供了新的选择,微博自然感到了来自竞争的压力,这种压力也促使微博去思考如何应对短视频领域的挑战。
抖音角色转变
王晓蔚曾把抖音称作去中心化平台,提倡每位用户都能展示个性,然而现在抖音已与众多网红达成独家合作协议。业内人士觉得,抖音愈发接近MCN模式。这种转变虽能吸引更多资源和关注,却似乎与最初的宗旨有所偏差。
角色转换有利有弊,其优点在于能更高效地调配资源,助力平台进步。然而,它也可能带来问题,比如减少普通用户的曝光机会,甚至让人质疑是否背离了初衷,这对抖音未来的发展策略无疑是一次考验。
版权问题挑战
随着国内网络版权管理日益严格,抖音通过音乐元素进入短视频领域,对此类问题的关注必须提高。众多平台因版权纠纷遭受严重打击,抖音同样不可轻视。音乐在抖音视频内容中占据核心地位,若处理不当,不仅可能引发法律诉讼,还可能损害其声誉。
抖音的一大特色便是音乐,而这正是它吸引众多用户的核心所在。关注版权问题不仅能够规避潜在风险,同时也有助于整个行业的良性发展。抖音在这方面必须付出相应的努力和资金。
抖音变现探索
去年11月,抖音推出了直播功能,这为其实现盈利开辟了新途径。考虑到保持平台特色,抖音选择了“非表演性”的运营策略。直播在其他平台已经显示出良好的盈利潜力,抖音引入这一功能,也为自身的商业增长带来了机遇。
抖音此举既丰富了盈利渠道,又彰显了其独特风格。展望未来,抖音有望继续发掘更多盈利途径,以适应市场竞争和自身发展需求。
你认为微博还是抖音能在短视频领域脱颖而出?欢迎在评论区发表你的观点。别忘了点赞并转发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