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头条的国际化战略已发生重大调整,不再单纯自建,而是加快了并购和投资的步伐。比如,收购了Musical.ly,这一重要举措预示着头条将在国际短视频领域迅速拓展。这表明头条针对新的海外市场环境,转变了发展策略,力求以更快的节奏抢占市场份额。以往的自建模式可能无法满足当前竞争的快速需求,因此选择并购来优化自身的战略布局。
现在的出海形势与以往截然不同。在短视频行业,像Musical.ly这样的优质海外投资目标越来越稀缺。此外,海外科技巨头众多,Facebook、Snapchat和Google等在移动广告市场处于领先地位。无论是猎豹移动还是字节跳动,想要分得一杯羹都相当不易。而且,海外市场与中国市场存在巨大差异,包括市场环境、人均收入和支付环境等方面,这些都对中国互联网企业出海构成了挑战。
在初期,许多中国的移动互联网企业选择推出工具型产品进军国际市场。这主要是因为国外企业在开发此类产品方面相对较少。通过推出工具型产品,这些企业旨在打开海外市场,积累用户基础和经验。例如,一些手机清理软件在海外市场占据了一定的份额。尽管这种方法有成功的先例,但它也有其局限性,后续若要扩大业务范围或进行商业化转型,并非易事。
外界推测,头条的推荐技术及“抖音”的品牌影响力,在收购Musical.ly的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头条的推荐系统能够精确推送内容,吸引众多用户。“抖音”在国内已建立了正面品牌形象,这些优势对Musical.ly的资源整合大有裨益。借助这次收购,头条有望将自身优势有效拓展至海外市场,增强竞争力。
商业化进程开启后,对于出海的创业者而言,运营成为了他们面临的一大难题。不同地区的海外市场各具特色,互联网产品的商业化路径也各不相同。在内容出海的过程中,不能仅仅依靠简单的模仿。以快手为例,它强调自然增长,然而,内容的本地化需求却要求我们深入理解当地文化、组建本地运营团队、挖掘当地网红,这些与快手现有的文化理念存在矛盾,进而影响了其在海外的运营效果。
快手目前正面临挑战,这对那些计划拓展海外市场的内容平台提供了借鉴。当前,内容出海的收益在下降,头条通过投资策略压缩了快手的生存空间。快手错过了最佳出海时机,未来若要进军海外,可能只能通过并购来实现。这提醒其他平台,出海不仅需要强大的商业化能力,还需具备本地化运营技巧。尽管短视频产品能迅速抢占市场,但若想持续发展,本地化工作至关重要。
当前海外市场竞争愈发激烈,新兴内容平台应如何学习头条和快手的经验与教训,来规划自己的出海策略?欢迎各位留言交流,也请大家给这篇文章点个赞,并分享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