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子女时,家长常常苦恼于如何激发孩子对数学的兴趣。我姐姐曾感叹,要是能有一本像巧克力般诱人的数学绘本就好了。幸运的是,的确有一套来自韩国的数学童话书,它能够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
趣味故事融入数学原理
许多小朋友觉得数学很无聊,然而这本书却把数学的原理巧妙地融入到了故事中。比如,通过小小和宇宙海盗的故事,向大家解释了“10的拆分与组合”。数学其实很有趣,它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这本书让小朋友在听故事的同时,能轻松地学习数学。书中挑选的故事内容丰富,包括历史人物等,它不是枯燥的讲解,而是让小朋友在故事中自然而然地接触到数学知识。
书中对数学的阐述别具一格,比如在讲解“小数”时,它从人的身体内部的小数开始,这样的教学方法较为罕见却非常有效。当小姨向莉莉传授这一概念时,莉莉不仅学到了知识,还对自身体内的小数数据有了认识。
蕴含小学重要知识点
本书详尽介绍了小学阶段的关键知识点。在小学阶段,我们正处于奠定基础的关键时期,数学学习从最基本的计数开始。在数字出现之前,人类已有自己的计数方式,这同样是数学知识发展的一部分。书中通过这种发展的理念来传授知识。它并非只是单纯地列出知识点,而是通过故事的形式生动地呈现出来。
知识点在各个故事里各自呈现,比如“小测试”部分用来强化知识,“趣味数学”部分则用于拓展思维。孩子们在学习时,知识逐渐积累,既接触新内容,又复习旧知识,这种安排方式显得既科学又合理。
符合特定年龄段认知
这本书融合了幼儿园大班及小学低年级儿童的认识特点。孩子们对数学的理解因年龄而异,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正在逐步增强。书中通过故事,引导孩子们发现数学中的美,例如数字形状和进制等。相较于枯燥的课本,故事更能吸引孩子们的兴趣,这本书巧妙地迎合了他们的心理需求。
在书中,作者并未采用繁复的数学术语来阐述概念,而是通过孩子们易于接受的故事情节来传授数学知识。这样的方式与孩子们的认知特点相契合,避免了给他们带来理解上的压力。
帮助发掘数学趣味性
孩子们常因故事情节而忽视故事中的数学元素,然而这本书却巧妙地引导孩子们在故事中发现数学的丰富性和乐趣。数学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书中的故事也处处彰显这一点。故事里的动物和人物,都成为了孩子们探索数学世界的钥匙。
让孩子从心底里喜爱数学并非简单之事,但此书着眼于孩子的兴趣所在。经过反复接触,孩子对数学的态度会逐渐转变,最终可能真正爱上这门学科。
别样方式讲解数学知识
书中把数学概念描绘得生动形象,比如把恐龙这样的元素融入童话故事中,来讲解知识。这些故事并非随意拼凑,而是经过精心构思。徐志源老师富有创意,将枯燥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有趣。每个故事都能引出众多数学知识和有趣的小故事,深入探讨数学的起源,以及它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
老师将数学的要点巧妙地编织进故事情节中,让孩子们在享受听故事的同时学习数学。这样,孩子们在学习过程中不仅掌握了知识,还能感受到满满的成就感,进而对数学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帮助孩子全面学数学
孩子在学习数学时,需要全方位提升,比如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书中通过各种故事情节,融入了多种数学题目。这样的设计,有助于孩子在不同场景中灵活运用所学。无论是基础的算术,还是稍显复杂的规律探究,都能得到锻炼。
孩子在阅读时,思维得到了全方位的锻炼。有些孩子阅读了这本书后,发现数学问题变得不再棘手,它们就像书中的冒险旅程,让他们不断追寻新的知识。
你是否也感到心动了?你是否也找到了一些让孩子热衷于数学学习的妙招?期待大家为这篇文章点赞和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