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领域里,人们普遍渴望找到既低风险又能带来高收益的资产。但有一个基本道理,或许许多人并不了解,那就是从长远角度考量,股票实际上是一种风险相对较小的投资方式。这与许多人心中认为股票风险较高的看法相悖。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美国教授的数据研究
一位美国教授对1802年至2002年这长达200年的各类资产总收益进行了整理和对比,涉及现金、黄金、国债、普通债券以及股票等。这样的长期数据研究具有很高的参考意义,为证明股票的长期优势提供了有力支持。在这200年间,股票展现出其独特的吸引力,在众多资产中独树一帜。这项研究促使投资者们重新思考不同资产在较长时间内的表现。
此外,各类资产在各个时期都会涌现出更多有趣的故事。通过这项持续的研究,我们可以揭示出长期的发展走向。
黄金投资案例
过去,5两黄金在北京可购得一座四合院,今时今日,却仅能换得四环外的一平米之地。这情形鲜明地揭示了黄金投资价值在长时段内的显著下降。在过去的一百年间,黄金的购买力经历了显著波动。尽管黄金常被视为一种相对稳定的保值工具,但这一案例表明,从长期投资回报的角度来看,其表现并不突出。若以长时间段为视角,黄金的投资表现与公众对其的认知之间存在着不小的差异。
这种差距也是很多投资者忽略时间因素而产生的误解。
国债收益与股票对比
近20年间,即便美国国债收益率被高估,其收益也远逊于股票。美国有可能持续大量印钞,其国债利率转为负值,与欧洲多国相似,也是潜在风险。从2002年至2021年,标普500指数涨幅达356%,年化复合增长率为8.3%,近20年的股票收益与过去200年的收益相差无几。国债的长期稳定性无法与股票相比,尤其在经济和货币环境变化的大背景下,这一差距更为明显。
国债具有稳定的特性,然而从长远角度考量,其收益性在股票的对比下并不突出。
A股的情况
人们常对美股的情形提出疑问,那我们A股?20年前,A股在2000点徘徊,如今仍徘徊在2000多点。但若在2005年以1000元一次性购入沪深300指数,截至现在,这笔投资已增值至5187元,16年间收益达5.2倍,复合年收益率12.2%。若在2007年6124点的最高点买入,至今恐怕会亏损。这表明,在A股投资指数时,应选择在相对较低的位置一次性买入,或者采用定投方式分散成本。不能只关注大盘指数的长期横盘,还需深入了解具体的指数和投资策略。
A股市场有其独特的历史背景和交易特性,投资者若想更有效地进行股票投资,就必须充分了解并认识到这些特点。
纳斯达克指数的表现
纳斯达克指数作为美国新经济的象征,表现非凡。过去20年涨幅高达692%,年化收益率达到11.5%。与我国A股相比,二者不相上下。这说明,无论是美国新经济的代表,还是我国A股,在长期投资中都有可观的回报。从这一点可以看出,长期投资股票市场在不同国家的同类指数产品中,确实存在成功的案例。
纳斯达克指数的演变对全球新经济股票的投资领域起到了一定的示范作用。
扣除通货膨胀因素
未考虑通胀的影响,这些收益尚待调整。若扣除通胀,股票相较于其他投资品的优势将更为突出。股票具备复利增长的独特优势。以1802年投资100美元的股票指数基金为例,若以该长期收益计算,如今价值可达1亿美元,收益率高达200年的103万倍。从家族财富的长期传承角度来看,若1万元投入指数基金并代代相传,200年后,该家族的财富极有可能跻身中国前100位富豪家族。
考虑通货膨胀因素后更能体现长期股票资产的魅力价值。
大家是否已经理解了长期投资股票是风险最小的资产这一观点?那么,你是否打算开始尝试将一部分资金分配到股票投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