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冬以来,气温持续下降,一氧化碳中毒的风险也随之增加,这对民众的生命构成了重大隐患。因此,我市的各个层级和部门都迅速响应,努力确保市民能够安全、温暖地度过这个冬天。
强化责任担当
我市各层级、各部门都将预防一氧化碳中毒视为关键任务。严格执行属地管理职责,确保每个部门、每个岗位的工作人员清楚自己的责任。例如,基层社区的工作人员等,他们积极投身实际工作,认真执行职责,力求不留盲点。每个环节都有专人负责,共同构建起防范一氧化碳中毒的责任壁垒。
制定工作方案
各乡镇、街道根据自身特色,制定了周密的计划。这些计划包括宣传和检查等多个方面。他们还建立了工作记录簿,对工作进度进行了详细记录。这样,一氧化碳中毒的预防工作得以井然有序地推进,为保障民众安全提供了坚强后盾。
街头宣传教育
李营街道的工作人员走上街头,开始向农民朋友们派发宣传资料,并耐心解答他们的疑问。街道的党委委员和副主任马龙说,街道已经制作了大量的宣传资料。比如,《居民防范一氧化碳中毒明白纸》就印了2万份,《家庭应急小常识日历》也是2万份,还有280条宣传横幅。此外,还举办了三次大规模的宣传推广活动,两辆宣传车在各个村庄来回穿梭。这样一来,街头的防范意识得到了显著提升。
基层入户检查
街道上,基层干部、驻村干部、网格员等人负责进家检查供暖状况。他们仔细检查居民的供暖设施,并做好检查记录。村里的广播每天不断重复安全提示,从多个方面预防一氧化碳中毒。采取这些办法,力求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风险,确保居民在冬季的生活安全。
县市区全面行动
各县市区依据“镇村无遗漏、户户皆通知”的原则,安排工作人员逐家派发宣传单。负责派发的人同时是包保责任人,必须认真签名确认。目的是保证宣传单的派发和防范知识的普及率均达到百分之百,使居民们充分掌握防范和应急知识,切实加强防范措施。
宣传重点提示
宣传中特别强调了三个关键措施:“隔离、通风、报警”。他们指出,必须将生火区域与休息区域分开,确保房屋内空气流通,一旦发生紧急情况要立刻报警。同时,还广泛传播了关于燃煤和用气安全的知识,旨在提升公众的自救、互救和预防意识。安全专家黄启迪还提醒大家,使用煤炭取暖时要安装烟囱。在出行时,车内也要注意通风,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安装一氧化碳报警器。
日常生活中取暖,大家是否有采取什么独特的方法来预防一氧化碳中毒?若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不妨点个赞并分享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