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美食接连不断,许多人肠胃承受压力,不适和便秘随之而来。不必忧虑,这里将为你提供春节过后调养肠胃的饮食建议!
食白粥去油腻
春节期间,各式美食和零食琳琅满目,导致人们很容易吃得多。尤其以油腻食物为主,肠胃承受压力较大。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综合科主任杨小红指出,节后调养肠胃,选择清淡饮食至关重要。广州人喜欢用白粥来清理肠胃,这确实有它的道理,因为白粥等易于消化的食物有助于脾胃活动。然而,并不只是白粥一种选择,可以根据个人喜好加入青菜和少量瘦肉,确保营养全面。
通常脾胃受损,经过3至7天的饮食调养即可恢复,但胃肠功能较弱者所需时间可能更长。若腹胀问题严重,可尝试用山楂、麦芽和谷芽煮水帮助消化,但胃酸过多者应谨慎使用。老年人胃肠功能不佳,恢复所需时间更长,胃动力不足者可服用增强胃动力的药物,患有基础疾病者则需咨询专科医生。若调理7天后胃部不适依旧未减轻,应立即就医。
果蔬防便秘
饮食宜清淡,不单指喝粥,蔬菜和水果同样重要。假期中,作息不规律,缺少锻炼,再加上可能摄入过多辛辣,便秘问题就容易出现。要想缓解便秘,增加新鲜蔬果的摄入、多喝水和加强运动是关键。
节假日膳食纤维往往不足,这主要是因为蔬果摄入量减少,运动量也相应减少,从而可能导致便秘。因此,我们应当增加新鲜蔬菜的摄入,减少肉类食物的摄入。在食用青菜时,最好整株食用,细嚼慢咽,利用唾液来辅助消化。
合理安排进餐时间
春节期间作息不规律,吃饭时间也不固定,这对肠胃健康挺不好。节后咱们得把吃饭时间调整回来,每天按时吃三餐,让肠胃习惯规律的消化。通常早餐设在早上7到9点,午餐在中午12到1点,晚餐傍晚6到7点最为适宜。
规律的用餐时间有助于胃肠分泌消化液,从而提升消化效果。若用餐时间不稳定,胃肠分泌消化液将变得无序,这会加重消化系统的负担,长期下去可能导致肠胃疾病。因此,节后应尽快调整,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
控制食物摄入量
春节期间,人们往往饮食过量,肠胃承受极大压力。节后需注意调整饮食,减少食物摄入,以免肠胃负担加重。每顿饭只吃七八分饱,避免吃得过饱。可以尝试分5到6次进食,每次食量适当减少。
早餐可以选择一片面包、一杯牛奶以及一个鸡蛋;而午餐和晚餐则应适当减少主食和肉类的摄入,提高蔬菜的比例。这样调节饮食,有助于肠胃得到充足的休息和恢复,减少消化负担,对肠胃健康大有裨益。
选择健康烹饪方式
春节期间,人们常做油炸或油煎的菜肴,这些菜肴油脂含量较高,会增加肠胃的消化负担。因此,节后最好选择蒸、煮、炖等健康的烹饪方法。蒸菜不仅能最大限度地保留食物的营养,而且不会额外增加很多油脂。
蒸鱼和蒸蛋保留了食材的天然风味,既营养又易于消化。水煮的青菜清爽可口,是不错的选择。炖制的菜肴同样美味,比如鸡汤、蔬菜汤等,汤里的营养素易于人体吸收,对肠胃温和。
补充益生菌
春节期间饮食结构失衡可能扰乱肠道菌群稳定。节后,适量摄入益生菌有助于优化肠道状况,提升肠道抵抗力。这可以通过食用富含益生菌的食物实现,比如酸奶和发酵豆制品。
在医生的建议下,可以适量服用益生菌补充品。挑选酸奶时,低糖或无糖的更佳,每天饮用一杯即可。发酵豆类制品,比如纳豆,不仅口感佳,而且对健康大有裨益。适量补充益生菌有助于维护肠道健康,还能增进消化和吸收功能。
春节期间你有没有感到肚子不舒服?欢迎讲述你的遭遇,同时请不要忘记为这篇文章点赞及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