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早哺乳益处多
新生儿断脐后,应马上让宝宝靠近妈妈。宝宝得尽快去吸妈妈的奶。这能帮助宝宝迅速得到营养,同时也能让妈妈分泌更多奶水,增进母子间的亲密。尽早开始哺乳对宝宝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研究显示,婴儿若在幼年阶段接受母乳滋养,有助于形成良好的肠道微生物群,同时也有助于免疫系统的成长。此外,母亲通常能迅速适应哺乳生活,为后续的母乳喂养做好准备。
按需哺乳巧掌握
宝宝饥饿程度和妈妈乳房充盈程度不同,每日哺乳次数也会有所变动,哺乳时间灵活。宝宝一旦表现出觅食迹象,或是妈妈感到乳房发胀,便是哺乳的最佳时机。这种喂奶模式能充分满足宝宝的营养需求。
宝宝喝奶的时间因个体差异而异。喂奶时,应先让宝宝喝完一侧的奶,然后换另一侧。这样做可以让宝宝喝到营养更丰富的后奶,对全面吸收营养很有帮助。
观察大便知健康
新生儿降生后大约在10到20小时后,他们会开始排出深绿色的胎便。一般来说,这种胎便在1到2天内就能完全排出体外。胎便的顺利排出,是宝宝消化系统正常工作的标志。通过观察胎便,我们可以判断宝宝的肠道功能是否健康。
哺乳期的婴儿,其粪便多呈黄色,质地较稀,每日排便量一般在1至4次,有时甚至可达7至8次。只要婴儿看起来状态良好,体重持续增长,那么这种软便并不代表腹泻。这主要是因为母乳易于婴儿消化和吸收。
警惕“假月经”现象
孩子出生后大概六周左右,可能会出现所谓的“假月经”。那时,分泌物会慢慢变少,直至完全消失。这主要是由于母体激素的影响,是人体正常的生理现象,家长们无需过分担忧。
宝宝若出现“假月经”且时间过长,长达六至八周,或者出血颜色变得极其鲜红,这往往提示可能存在问题。这时,我们应迅速带孩子去医院。医生会为宝宝做全面检查,以确认是否还有其他异常。
控制体温防不适
新生儿的身体表面积与体重比大于成人,脂肪层较成人薄,皮肤散热效率更高,所以体温容易上升。若环境温度不适宜,或是婴儿包裹过紧,都可能对其体温造成影响。
为了使室内温度适宜,不宜给婴儿穿得过多或太厚。这样做可以避免婴儿体温升高,进而让他们感到更加舒爽。
常见状况别慌张
宝宝嘴角出现了一些小泡泡,这并非奶粉导致的上火,也不是因为妈妈吃了辣食。这些泡泡是由于妈妈哺乳姿势不当和宝宝吸吮方式不对引起的。这些泡泡不会让宝宝感到不适,也不会影响他喝奶。
新生儿的体重,特别是那些吃母乳的婴儿,在出生后的最初几天内,可能会出现轻微的减轻。家长们无需过于忧虑,这种现象是宝宝身体自我调节的正常表现,随着时间推移,宝宝的体重将会慢慢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