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气温低,众多人遭遇肌肤干燥、瘙痒的不适感,即便洗浴后涂抹护肤品,改善效果仍不明显。究其原因,或许是我们采取的方法有误。下面,我将详细阐述如何在冬季科学地保持肌肤的水润。
洗澡水温有讲究
冬天洗澡水温太高并不好。这样的水温会让皮肤上的油脂减少,影响皮肤的防御功能。医生一般建议冬天每三天洗一次澡,但广东等地的人大多习惯每天洗。对于那些每天必须洗澡的人,最好不用太热的水,并且洗澡的时间要尽量缩短。
洗澡时间各有不同。通常,中青年人洗15至20分钟为宜,老年人不宜超过10分钟,皮肤病患者则只需5分钟,婴幼儿同样不应超过10分钟。水温宜控制在37℃左右。若是冬天宝宝脸部出现红肿,那可能是由于干燥缺水,所以应减少用热水洗脸。
并非洗得越勤越好
冬季洗澡过多对肌肤有损。频繁用热水洗澡会使肌肤更加干燥,不利于肌肤健康。尽管多数人知晓这一道理,但改变每日洗澡的习惯却非易事。所以,我们必须改变洗澡的方式,以保护肌肤。
确定洗澡的频率有何标准?频繁洗澡并非上策,可若已养成每日洗浴的习惯,不妨减少洗澡时间,调节水温,降低对皮肤的刺激,尝试找出最适合自己的洗澡方式。
搓澡不宜太用力
冬天洗澡时不宜用力擦洗。用力擦洗可能会伤害皮肤的保护膜,使皮肤变得更为敏感和干燥。尤其是那些皮肤本身就比较干燥的人,擦洗时更要温柔,以免损伤皮肤。
使用洗浴用品时,皮肤易干者需特别留意。洗浴液用量宜少,甚至可考虑隔天使用。中老年人应尽量避免使用香皂。应挑选具有保湿效果的沐浴露,并使用起泡网,以降低对皮肤的刺激。
磨砂产品要慎用
使用沐浴乳时,磨砂颗粒不宜常洗。这类颗粒虽能有效去除死皮,但若使用过多,皮肤可能会受损。特别是皮肤较薄者,应降低使用次数,建议每十天用一次。若皮肤出现红肿等炎症,应立即停止使用。
男士们的皮肤比较结实,最好是一周用一次去角质洗浴用品。使用时要注意方法和次数,防止清洁过度伤到皮肤。
润肤时机很关键
不当涂抹润肤霜会降低其效果。很多人洗澡后放松地涂抹润肤霜,但正确做法应是在浴室里,皮肤水分未全干时立刻涂抹。这样能更好地锁住水分,达到保湿目的。
涂抹润肤乳要均匀涂抹至全身,特别是四肢。以小腿来说,因为皮脂腺不多,容易干燥。如果出现干燥的白痕,可能是因为滋润效果不理想。此时,应该考虑更换更厚重质地的霜剂或者油脂含量更高的护肤品。
宝宝护理需细心
宝宝的皮肤极为娇嫩,冬天时容易出状况。有些孩子的脸蛋会泛红并伴有肿胀,家长们常误以为是湿疹,但实际上很可能是由于皮肤保护层薄弱、缺水干燥造成的。所以在冬季,我们需要特别注意为宝宝的肌肤补充水分。
宝宝洗澡时间不宜过长,适宜的水温大约在37℃上下。自幼时起,用冷水洗澡有助于增强宝宝的体质。但随着孩子渐渐长大,降低水温时需谨慎,以防感冒,同时护理工作也要加强。
冬日里,我们要格外留意皮肤的保湿,保证它充分吸收水分。大家是否都遵循了正确的护肤步骤?不妨在评论区交流你的护肤经验。另外,别忘了点赞并分享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