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化学等众多科技知识,常让考生在复习时感到迷茫。然而,这些知识点每年都会在新的科技发现中展现。下面,我将逐一介绍2017至2018年间的一些关键科技成就。
量子通信领先
我国发射了首个量子通信卫星“墨子号”,以纪念我国古代科学家墨子。此举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也展示了我国在量子通信领域的领先地位。2017年8月12日,该卫星实现了全球首次千公里级星地双向量子通信,并且圆满完成了预定的三项科学目标。
2017年9月29日,我国科学家成功实现了“京沪干线”与“墨子号”的天地对接,实现了跨越洲际的量子保密通信。进入2018年1月,中奥两国首次实现了7600公里的洲际量子密钥分发,这一成就充分证明了“墨子号”具备洲际通信的巨大潜力。我国在量子通信领域的进步,为全球保密通信网络的构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可燃冰新突破
2017年9月22日,中科院海洋所公布了一则信息。他们指出,“科学号”考察船与“发现号”无人潜水器共同使用了一款自主研制的拉曼光谱探测装置。在南海海域,他们首次发现了海底裸露的“可燃冰”。这种“可燃冰”是在高压低温环境下,天然气与水结合形成的类似冰的固态物质。它一般存在于深海沉积物或永久冻土层中。
同年的11月16日,国土部公布了一则消息,国务院正式同意将天然气水合物,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可燃冰,纳入新型矿产资源的范畴。这一决定使得我国的矿产资源种类增加到了173种。在我国南海地区,我们利用“蓝鲸一号”钻井平台成功进行了可燃冰的开采,这是我国在此领域取得的突破性成就。值得一提的是,“蓝鲸一号”是我国自主研发并建造的,目前全球最大且技术最先进的半潜式深海钻井平台。它的成功实施,为我国未来的能源保障带来了新的可能性。这一点确实值得关注。
卫星更新换代
微信的启动画面已经更新。之前展示的是国外卫星抓拍的照片,现在则换成了我国风云四号卫星拍摄的祖国壮丽风光。这不仅仅是对图片的更换,更是我国卫星技术取得显著成就的体现。我们能够利用自家的卫星,将祖国的美丽景色呈现出来。
我国成功发射了“慧眼号”硬X射线探测卫星,这是我国首次发射的此类卫星。该卫星能够在太空执行观测任务,揭开黑洞等关键天体的奥秘。这一成就增强了我们对宇宙中神秘天体的了解,并且推动了人类对宇宙探索边界的扩展。
暗物质新发现
我国成功发射了名为“悟空号”的首颗暗物质研究卫星。2017年11月30日,该卫星取得显著进展,通过搜集到的丰富数据,揭示了太空电子宇宙射线中的异常现象。这一发现可能成为破解暗物质之谜的关键,对探究宇宙构成和演化历程产生重大影响。
暗物质虽隐于无形,却对宇宙的构造和星系的形成起着关键作用。“悟空号”收集的数据或许能帮助我们逐步揭开这一宇宙奥秘。
深空探测利器
我国拥有全球最大的球面射电望远镜,名为FAST,其直径达到了500米。这位望远镜的设计者,南仁东先生,被誉为“天眼之父”。自从FAST开始运行以来,它已经成功探测到了11颗脉冲星。FAST卓越的观测能力,对我国深空探测领域做出了巨大贡献,让我们得以更深入地探索宇宙深处的奥秘。
借助FAST,我们有希望捕捉到更加遥远和微弱的宇宙声响。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将能够获得更多有关宇宙起源与发展的知识。而且,这还将使我们能在深空探索中处于更加有利的境地。
生物领域突破
东方超环EAST是我国的一座超导托卡马克实验设施。它在全球首次实现了上百秒的稳定高约束运行,这对人类探索和开发核聚变清洁能源起到了关键作用。如果核聚变能源将来能被广泛使用,它有望解决能源不足和环境污染这两个大问题。
我国成功繁殖了“中中”和“华华”两只猕猴,这标志着细胞克隆技术的一大进展。这一成就使我国在猕猴实验动物模型领域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这一成就对生物医学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探究人类疾病的发生原因和治疗途径。
我国科技近几年来发展迅猛,众多科研成果彰显了其强劲的发展态势。你心目中哪个科技领域未来有望实现更大突破?期待你的点赞和观点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