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趋势来袭
如今,互联网飞速进步,继图文搜索兴起之后,短视频平台上浏览和查找医疗健康信息成为了一种新潮流。许多人养成了利用零碎时间通过短视频学习医疗知识的习惯。特别是中老年群体,他们对这种形式情有独钟。这一现象显现出公众对快速获取健康知识的强烈愿望。随着5G技术的广泛运用,短视频的传播效率和内容质量也在持续提高,进一步推动了这一趋势的发展。
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已经发生了变化。过去,获取医疗健康知识可能仅限于书籍或电视节目。而现在,不论何时何地,只需拿出手机,就能通过短视频了解健康知识,这真可以说知识变得触手可及。这种变化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得医疗科普变得更加普及和高效。
中老年人的偏爱
中老年朋友们特别重视生活中的常识和健康知识,短视频在这方面具有显著的长处。便捷的移动性只是其一,更让他们喜爱的是内容不枯燥、容易理解。比如,上海的王大爷就表示:“年纪大了,更注重健康知识,医生们上传的视频,既简单又实用,一看就明白。”像预防常见疾病的方法、养生的小技巧等,通过短视频展示,老人们都能轻松理解。
与传统的科普手段相比,短视频的表现手法更富活力与趣味。单纯的图文信息可能对阅读和理解能力要求较高,对一些中老年人来说可能存在一定挑战。短视频却能通过图像、声音等多样的方式传达信息,降低了理解的难度,使得中老年人能更轻松地获取知识。此外,短视频的传播途径广泛,更符合他们的使用习惯。
平台审核保障
抖音等短视频平台,为了确保内容安全,实施了多项审查策略。它们不仅对医疗类账号及内容进行严格审查,而且目前尚未允许发布关于肿瘤治疗的信息。不过,平台正逐步放宽对肿瘤预防和早期筛查科普内容的发布限制。抖音为医疗账号制定了严格的准入门槛,并且还特别建立了用于审核普通用户所发布健康科普内容的模型。
平台对内容进行审核,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医疗科普领域的质量。近期,有关抖音医疗认证账号可被交易的消息在网络上传播,对此,抖音健康安全部门的负责人强调,平台对这一行为有着严格的管控。通过审核,平台能够筛选出高质量的内容,确保用户获取到准确可靠的医疗信息。然而,审核工作也面临一些困难,因为医学知识复杂且多变,这就要求我们不断优化审核的准则和手段。
医生科普行动
2021年3月25日,上海举办了首届医生科普大赛,吸引了上千名医生踊跃报名,并征集到了一千多支医学科普视频。医生们正热情地投入到医疗科普短视频的制作中。程医生觉得,专业医生在网络上普及医学知识和展示行业形象非常关键。他提到,由于错误信息,很多人错过了治疗时机,因此他希望通过科普活动来纠正这些错误观念。
医生在制作科普视频方面具有专业上的优势。他们精通精确且可靠的医学知识,能够向大众提供科学的指引。凭借临床经验,他们能够分享具体的案例,使科普内容更加贴近日常生活。此外,他们还有助于消除人们对医生的固有看法,加深医患之间的相互理解。借助短视频,医生与患者之间有了更多的沟通途径。
内容乱象与鉴别
短视频平台上内容众多,质量参差不齐。有些普通用户分享的健康知识,可能变成虚假信息的源头。例如,一些缺乏科学支撑的养生方法,在平台上广泛流传。张琳就曾因养生谣言而受骗,吃过亏后,她只信任平台上认证医生发布的信息。
用户需具备一定的辨识力。遇到众多医疗科普信息,得先留意发布者的背景。最好挑选那些由专业医生或权威机构发布的内容。同时,对于那些言过其实或违背常理的信息,要持怀疑态度。当然,平台方面也应肩负起审查职责,坚守医疗健康科普的底线,努力打造一个健康的信息氛围。
共同探索前行
当前,医疗健康科普短视频的制作难度并不小,即便审查再严,也难以完全封堵所有问题。医学领域纷繁复杂,某些内容在不同环境和观众眼中可能存在分歧。以中药的使用和效果为例,不同医生的观点可能会有所差异。因此,医疗专家与平台内容创作者需携手寻求更为恰当的解决之道。
大家需在坚守“底线”的基础上,持续提升内容质量。这包括定期由专家进行审查、对创作者进行培训等措施,以增强科普的准确性。同时,我们也应鼓励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共同打造一个积极的医疗健康科普环境。通过这样的努力,才能让更多的人从短视频科普中获益,让健康和平安深入人心,遍布千家万户。
在此提问各位,在浏览医疗健康短视频时,你们是否遇见过令你们印象深刻的资讯或是误传?别忘了点赞并转发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