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浪潮中,传统文化如何重获活力?抖音给出了有效方案。依托其独有的平台特性,传统文化得以以崭新面貌呈现在众人面前。接下来,我将详细阐述抖音在弘扬传统文化方面的努力。
峰会聚焦数字传承
2021年8月6日,贝壳财经夏季线上峰会中,“数字让传统文化焕发生机”这一分论坛成功举行。抖音负责文化领域的运营人员陈海枫莅临现场,并就抖音在弘扬传统文化方面取得的成效进行了交流。此次峰会将关注点放在数字技术与传统文化的融合上,反映出社会对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视与深入探索。
会议吸引了众多行业人士的目光,线上线下交流十分活跃。大家热烈讨论如何运用数字技术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播与进步。抖音在此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成为讨论中的典型例子。
发展历程文化烙印
自2016年9月抖音正式推出以来,其增长势头一直迅猛。从最初的音乐分享功能,到挑战赛的推出,再到新春红包和直播功能的加入,每项新功能的推出都带来了丰富的内容体验。同时,抖音在民俗、曲艺等传统文化领域,举办了众多实践性话题和挑战赛。
起初,抖音便认识到了传统文化的价值。它举办各类活动,旨在让每个人都能在抖音上记录并分享与传统文化相关的生活片段。抖音犹如一座文化熔炉,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自身发展,使更多人领略到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经典流行新鲜呈现
抖音上,经典内容正以全新的形式受到欢迎。杨坤在2014年推出的歌曲《答案》在抖音上重新走红,其原版视频被超过540万个视频引用,各种翻唱版本的总播放量更是超过了千万。同时,许多音乐和舞蹈作品也通过视频在抖音上得到了新的传播和流行。
这种经典作品再次受到关注,不仅让老歌、老舞蹈重获生机,还让众多年轻人对这类文化产生了兴趣和喜爱。抖音以独特的方式,让这些文化在数字化时代得以延续和进步,避免了它们被时光遗忘。
文化引领流行风向
经典作品再度受到关注,抖音平台还让诸多文化现象变得流行。比如,《琵琶行》这首中国风歌曲,已有百万用户翻唱。人们不仅喜欢模仿各种表演,还热衷于各种唱腔和表演技巧。在抖音上,京剧、变脸等传统艺术形式同样赢得了众多网友的喜爱。
王梦婷这位京剧演员,通过短视频让京剧更加贴近民众,缩小了它与每个人之间的距离。这表明抖音有能力发掘传统文化的价值,将其转化为流行元素,吸引了更多人的关注和参与。
全民互动传统活力
在抖音平台上,一个新颖的点子就能让传统艺术与全民互动成为可能。比如,京剧表演者王珮瑜分享的“京剧中如何展现笑容”的小技巧,立刻引起了众多网友的热烈反响。还有变脸艺人,在火锅店与孩子们上演的“反转”剧情互动视频,同样吸引了大量观众的关注和积极参与。
这种交流让传统文化的趣味性得到了提升,同时也让更多的人能够参与到传统文化的传承活动中。每个人都能成为传统文化的传播者,使得传统文化在交流中变得更加生动。
非遗传承市场拓展
现在,非遗传承者、相关机构以及爱好者纷纷涌入抖音平台。在过去的一年里,抖音上关于国家级非遗的视频数量上升了188%,播放量也增长了107%。一些非遗老字号在抖音找到了新的市场机遇,85位手艺人(其中包括10位非遗传承人)通过抖音电商年收入超过百万,非遗传承人的带货成交额比去年增长了15倍。
抖音在非遗合伙人项目及看见手艺人项目上进行了多番探索。展望未来,抖音计划助力千名手艺人实现年收入超百万的目标。抖音为非遗的传承与进步搭建了新平台,也为非遗文化在当代社会找到了立足之地。
你觉得还有哪些传统习俗能在抖音这类平台上得到更广泛的推广?若觉得本文有所启发,请点个赞或转发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