纷争起源
腾讯对字节跳动的多项产品提出控告,称其旗下抖音等应用通过不正当途径获取了微信用户信息,此举违反了平台的相关规定。这一控告并非无的放矢,法院已经发布了多项禁令,要求字节跳动立刻停止侵权行为。这一事件标志着两大互联网巨头之间竞争的序幕拉开。
在互联网行业,对用户信息的搜集和使用一直是焦点。腾讯将社交平台视为核心优势,坚信不应让其他公司轻易获取这些数据,因此在数据管理上他们态度明确,立场强硬。
抖音回应
2月2日晚,抖音迅速对腾讯的指控做出了回应。抖音指出,腾讯对抖音及其它产品实施了三年之久的封禁,受影响的用户数量达到数亿。而且,腾讯所谓的“非法获取微信用户信息”的说法,实际上并不符合实际情况。
抖音强调,腾讯将用户的头像、昵称等视作自己的“商业资源”,即便他人征得用户同意,亦不得使用。但抖音认为,用户对自己的个人资料拥有绝对的控制权,不应被腾讯当作“私有”物品。
过往判例参考
赵占领提到,九年前360公司曾控告腾讯QQ滥用市场领导地位,那起案件的判决对即时通讯市场的界定相当宽泛。判决认为,市场范围不仅涵盖了个人电脑和手机等设备,还包括了多种综合与非综合的通信服务。
抖音今日对腾讯提出市场垄断的指控,若以这一案例为参考,很难断定腾讯在相关商品领域处于领先地位。不过,这也为本次争议带来了法律层面的历史经验教训。
市场地位争议
抖音方面指出,腾讯通过微信和QQ两个平台,对用户在抖音上分享的内容实施了限制。这种做法可能触犯了《反垄断法》,构成了被明令禁止的“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排除或限制竞争的垄断行为”。不过,对于腾讯是否真的拥有市场支配地位,法律界人士持有不同的意见。
腾讯认为,这种行为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商业策略。回顾我国互联网的发展历史,企业之间相互实施“禁止”已是常见现象。今日头条的“禁止条例”同样执行得非常严格。在市场地位和商业行为规范上,双方持有不同的观点。
国家政策因素
朱界平指出,一旦相关文件开始执行,预计反垄断案件的数量将会增多。抖音选择在这个时机采取行动,可能是因为考虑到了国家政策的变动。最近,我国对互联网领域的反垄断监管力度一直在增强。
在政策的引导下,互联网公司在市场竞争中变得更加谨慎。与此同时,这为像抖音这样的企业提供了机会,它们在面临不公平竞争时,更有勇气和法律武器去对抗行业巨头。
用户权利思考
此次争论的焦点之一是关于用户个人信息权益的问题。腾讯和抖音在这问题上的看法完全相反。腾讯认为,社交平台上的数据是其商业价值所在,应当受到严格管控;而抖音则坚持用户应完全掌握自己的数据。
在这场巨头之间的激烈角逐中,用户似乎成了各方争抢的数据财富。但实质上,用户的合法权益必须得到保障。如何平衡企业利益和用户权益,这是这场竞争背后一个核心问题。
在这场腾讯与抖音的争议中,你更认同哪边的观点?请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观点。同时,别忘了点赞和分享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