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上海广播的播音员和主持人迅速响应,制作了超过120个音视频作品,全网观看量接近1700万次。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团结一心、守护上海”的誓言,彰显了坚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迅速响应及时发声
上海电台在得知抗疫物资需求后迅速作出反应。他们仅用不到9小时就构思并制作了“蛤蜊”电台的首个定制节目,并在当天下午成功播出。节目中,主持人高嵩的声音在方舱内回响,为病患们带来了温馨与安慰。这一快速的行动展现了广播工作者的高效与对疫情防控的积极态度。
这种迅速的响应有力地保障了抗疫信息的快速传播,使得舱内病患能即时听到鼓舞与信息,有效安抚了众人的心情,同时也为接下来的宣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节目制作通宵达旦
为了使广播节目更加多彩,上海广播站提出了建议,众多广播员纷纷响应。动感101台的克里斯和汪恺两位主持人,为了制作和编辑特别节目,夜以继日地工作至深夜。他们整夜未曾休息,目的是为了确保节目能够准时且高质量地与听众见面。
他们的敬业态度让人敬佩,他们舍弃了个人休闲时光,全情投入于节目制作,目的只为给听众提供更多有价值的资讯,助力抗疫宣传,贡献力量。
丰富内容慰藉市民
从3月29日开始,广播主持人共同制作了《守望春来》的全媒体短音频宣传。不同频率的广播不断播放,阿基米德和上海人民广播电台的官方微博也加入了宣传行列。各种方式将声音传播至市民耳中。此举为居家市民的生活增添了色彩,也丰富了他们的精神生活。
居家隔离期间,这些温馨的话语为市民们带来了慰藉,度过了漫长的日子。它们传递了来自外界的关怀与支持,同时也在人们心中逐步提升了抗疫的信念。
关注凡人记录心声
《990早新闻》的《凡人“欣”声》在上海颇受欢迎。李欣,早新闻的播音员,通过视频与不同群体进行对话,揭示了他们在特殊时刻的内心世界。视频内容涵盖了许多感人的故事,比如那些即便遭遇不公仍坚守岗位、为居民提供服务的年轻街道干部。
这些故事让人的心深受触动。广播员们用镜头和声音,把普通人的积极力量传播开来。这激励着更多的人在抗击疫情时坚守岗位,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同时,也让人们看到了疫情中普通人的责任与担当。
多元创作助力抗疫
此外,众多主播各自施展才华。比如,动感101的小楚和克里斯打造了“动感101守‘沪’者联盟”音频系列;上海新闻广播的海波则制作了短视频,为大家提供核酸检测的“小贴士”;《直通990》的宇皓主持了30多条短音频。
他们从多个视角出发,采用各种方式进行创作。这些作品为抗击疫情提供了全方位的信息和精神支柱,满足了市民在疫情期间的多重需求。同时,这些作品也为抗疫宣传增添了更多的生机与活力。
融媒体互动回应关切
《小通在申边》这个融媒体节目,由主持人高嵩打造,推出了许多防疫相关的短视频。这些视频互动性强,亲切感十足,并且与广播节目相结合,紧密关注热点话题,及时回应市民的关切。比如,关于核酸检测排队的注意事项,节目都会及时传达给市民。
这种融合多种媒介的宣传手段,让信息的流传变得更加广泛和迅速。它缩短了广播与市民间的距离,使得市民能更全面地掌握抗疫的最新情况,进而提升了大家对抗疫斗争胜利的信心。
你认为在疫情期间,上海广播的播音员和主持人有哪些举动最触动你的心?欢迎大家踊跃留言,点个赞,并把这篇文章转发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