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人们都希望能少外出,于是储备食物变得关键。肉类成了确保饮食的关键选择。那么,我们应该储备哪些肉类,又该如何储存以保持其新鲜?专家的意见或许能帮到我们。
冷冻肉制品宜囤
超市里,冷柜里常能见到各种冷冻肉,比如牛肉卷、牛排、鱼排等。科信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钟凯说,那些真空包装的冷冻肉,直接放入冰箱,可以放半年到一年。就拿我们常买的真空包装牛排来说,放得久也不会坏。那些没有真空包装但包了冰的冻肉,用袋子装好放冰箱,也能保存大约半年。
挑选冷冻肉类作为储备是个明智之举,它在冰箱里可以保存较长时间。这种肉类已经过加工处理,便于保存。只要按照正确的储存方式,就能在疫情期间为家人安心提供肉类供应。购买时,消费者应特别注意查看保质期和储存要求等相关信息。
冷鲜肉巧处理
冷鲜肉,诸如牛肉、猪肉、鸡肉等,常用于烹饪,通常可见于超市的货架上。我们通常会将冷鲜肉存放在冰箱中冷藏保存。然而,钟凯提出,我们也可以挑选部分肉类加工成半成品或成品,然后进行封装冷冻。例如,通过红烧、焖炖、酱卤等烹饪方法进行处理,食用时只需解冻并蒸煮,或者与其他食材一起加热即可。
半成品或成品体积较鲜肉小,这样便于更好地利用冰箱空间。此外,肉类经过脱水处理,冷冻对其口感的影响相对较小。举例来说,将猪肉制成红烧肉后冷冻,想吃的时候只需简单加热,味道依然不错。消费者可以根据个人喜好储备多种半成品肉。
鲜活水产不推荐
人们往往喜爱尝试新奇的味道,于是到市场选购活鱼等新鲜水产储存起来。然而,钟凯并不赞同这种做法,他认为储存冷冻食品更为适宜。这是因为新鲜水产含水量较大,一旦放入家用冰箱冷冻,其口感会发生显著变化,比如失去原有的弹性,肉质变得松散。
之前听说冰箱冷藏的温度对鱼类的保存来说可能有点高,这样鱼儿容易失水或者变质。因此,专家们建议,最好是现杀现买现吃活鱼,不要长时间存放。比如我们常吃的草鱼、鲫鱼等,一旦冷冻,口感和品质都会大打折扣。所以,为了保持鱼的口感和食材的新鲜度,消费者在储存活鱼时还需多加小心。
避免冰箱堆满
购买食材后,许多人喜欢将冰箱装得满满当当。然而,钟凯提醒我们,若一次性将大量食物放入冷冻室,冰箱的制冷速度可能无法跟上,导致中心区域温度降低缓慢,食物有变质的可能,甚至会产生异味。举例来说,若一次性放入许多肉类,中间的肉块可能难以迅速冷冻。
因此,要启用冰箱的快速冷冻模式,每个格子都要放置一些食物,不要放得太满或太挤。在北方,由于气温较低,已经烹饪好的半成品可以暂时放在阳台、窗台或冷藏室保存1到2天。中国农业大学的朱毅教授也提到,近期要食用的肉类可以放在冰箱的冷藏室,按照熟食在上、生食在下的顺序存放,也可以放在阳台的阴凉处。在储备肉类时,消费者应当合理安排冰箱的储存空间。
肉类分类存放
冰箱里的冷冻肉类堆积过多,找起来变得费劲,有时还会搞混。为此,钟凯建议采取一些措施,比如将不同种类的肉分开存放。此外,他还建议在包装袋上用记号笔标记上日期和肉的品种。比如说,可以把猪肉、牛肉和羊肉各自分开放,并且明确标明。
这样做可以防止因不熟悉肉的储存期限而食用了过期的肉。当消费者整理冰箱时,看到标签就能立刻明白,迅速找到所需的肉类。按照规范分类存放,可以使冰箱内部更有条理,提升使用效能。
留意囤肉细节
囤积肉类时,还需注意以下几点。在选购肉类时,应挑选信誉良好的超市或市场,以保证肉品的安全。比如,选择知名品牌的超市购买,这样肉品通常都有质量保证和相应的检验检疫凭证。
在保存肉类时,需定时查看冰箱的温度,保证它处于适合储存的温度区间。同时,要分开放置生肉和熟肉,避免它们相互污染。例如,可以用不同的保鲜袋或保鲜盒来分别存放生熟肉。只要消费者注意这些小细节,就能保证储备的肉品既新鲜又安全。
疫情期间大家囤积肉类,是否遇到过保存困难或口感下降的情况?觉得内容有帮助,请点赞并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