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处新环境,安全至关重要。火灾发生时,对环境的不熟悉可能成为逃生的重大障碍。这是常被忽略却应高度重视的问题。
陌生环境隐患多
身处异地,比如新入住的宾馆、初次踏入的办公楼或是新居所,我们对这里的布局尚不熟悉。许多宾馆的设计颇为繁复,走廊曲折如同迷宫,安全出口并不总是显而易见。一旦火灾降临,极易导致人们慌乱失措。此外,不少老旧建筑在翻修后,疏散通道可能变得狭窄,方向也难以辨认。
若事先未曾留意,危急时刻便会如同迷失方向的蜜蜂般四处乱窜。再者,有些地方为便于管理或他因,在通道口安设了栅栏并加以上锁,火灾发生时,逃生之路便被封堵。
逃生通道要畅通
楼梯、走廊以及安全出口在火灾来临时是至关重要的逃生路线。2019年,某地一公寓发生火灾,由于走廊堆满了杂物,而且唯一的安全出口还被锁上了,结果造成了多人伤亡。在日常生活中,许多人并未对这些地方的情况给予足够重视,随意在走廊堆放物品,这种行为极其危险。
保障这些区域畅通,是身处其中的每个人的义务。物业管理或相关人员需负责监督和检查,而我们使用者亦需具备安全意识,发现问题应立即上报,切不可让堆积的杂物变成逃生路上的障碍。
镇定判断很关键
火灾一旦爆发,滚滚浓烟和熊熊烈火能迅速吞没一切。2020年,一座厂房不幸起火,工人们在慌乱中未能冷静判断安全出口,盲目奔逃,导致众多人员未能及时撤离。在这种危急关头,强迫自己保持冷静至关重要。
冷静下来后,我们才能快速识别哪些地方有危险,哪些地方安全,进而选择逃生的路径。正确的判断往往能在关键时刻挽救生命,无论是自己的还是他人的。当周围的人都在慌乱哭泣时,我们更应保持清醒,独立思考,避免盲目跟随他人乱跑。
正确逃生有讲究
逃生时,选择目的地至关重要。通常,明亮且宽敞的区域更合适,而且应优先向楼下移动。以高层住宅楼失火为例,不少居民会选择往楼顶逃生,以为那里更安全,但实际上楼下救援来得更快。若逃生通道被浓烟和火焰封锁,应朝着远离烟火的方向,逃向室外阳台、气窗或天台。
事发时若火势尚小,未对人身安全构成严重威胁,且四周配备了灭火器、消防栓等消防设备,应迅速尝试将小火扑灭,防止其蔓延成灾难。
火灾中的禁忌
火灾发生时,绝不能因财物而犹豫不决,这原则必须牢记。2017年,一家商场失火,就有消费者为取回遗落的物品重返火海,最终未能生还。火灾初期,应迅速逆风逃离。搭乘电梯极其危险,一旦停电,极易被困。
身上一旦起火,切记不要慌张跑动,应立即就地打滚或用厚实的衣物覆盖以扑灭火焰。即便在浓烟弥漫的环境中,即便呼吸变得困难,也绝不能摘下毛巾,而应尽量低下头部,身体贴近地面,缓慢撤离火场。
被困后的求救
若逃生通道被熊熊烈火阻断,需迅速返回屋内寻求帮助。可利用手电筒、挥动衣物或大声呼喊等方式向外界传递求救信号,等待救援到来。对于多层住宅,若走廊被封闭,可尝试击碎楼梯间窗户玻璃进行呼救。
若楼道无坍塌风险,可用湿毯或雨衣滑下楼梯;若楼道被封,可沿排水管下滑或用逃生绳从阳台跳下。那么,若你身处陌生环境遇到火灾,你能否有信心安全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