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夏之交,饮食宜少苦多酸,这对脾胃的调养大有裨益。然而,很多人并不了解如何操作。今天,我们就来探讨立夏时节的饮食养生之道。
遵循食物多样原则
立夏之后,饮食上应注重食物的丰富性。最好多吃些清淡、容易消化的食物。蔬菜、水果、谷物还有富含维他命和纤维的全谷杂粮都很适合。比如山药,对养护脾胃很有帮助;小麦对心脏和肾脏有好处;玉米可以调和脾胃,提升食欲。经常吃这些食物,对身体健康非常有益。
适度增酸好处多
夏日适量增加酸味食物的摄入,好处颇多。这些食物能提升肾脏和肝脏的功能,同时酸味还能激发唾液分泌,促进汗液排出,增强食欲,改善消化。像番茄、山楂、猕猴桃这类小水果,既酸甜又美味,非常适合食用。每天来一个猕猴桃,补充维生素,吃几片山楂,胃口自然就大开。
喝粥滋养胃阳
清晨或傍晚,一碗大米或薏米熬成的粥非常适宜。对于体质较虚的人,适量加入红枣和姜片会更好。热腾腾的大米粥不仅能解渴,还能滋润喉咙,更有助于养胃,给全天注入活力。尤其是那些身体较弱的人,若能喝上加了红枣和姜片的粥,更能增强免疫力。
消暑与补液并重
立夏时节,人体对能量的需求上升,水分流失也随之增多,容易出现上火的迹象和脱水的情况。因此,消暑食品和水分的补充变得尤为重要。西瓜和绿豆汤是很好的消暑选择。当出汗较多时,喝一些与体内液体成分相似的饮品,可以有效地防止水电解质失衡。
补充各类营养
补充身体所需的水分和矿物质是必要的,尤其是钾元素。豆类、豆制品、香蕉和冬瓜等蔬果都含有较多的钾。此外,蛋白质的摄入同样重要。鱼肉、瘦肉、鸡蛋、牛奶以及豆类等食物中富含优质的蛋白质,它们不仅能提供营养,还有助于心脏健康。在午餐时,适量食用鱼肉有助于补充优质蛋白质。
避免冷饮伤脾胃
过多食用冷食可能对脾胃造成伤害,会导致腹部膨胀、食欲不振等消化问题。冷饮中常滋生湿热,再遇潮湿闷热的天气,状况会更加恶劣,让人感到口苦、食欲减退,甚至可能引发皮肤湿疹。因此,在夏季,宜适当减少冷饮的摄入,以保护脾胃健康。
这个时节,众多食材适宜食用。立夏之际,新鲜蚕豆新鲜上市,富含钙、镁等营养,还含有磷脂和胆碱,有助于提升记忆力,维护大脑健康,增强脾胃功能,还有助于排湿消肿,特别适合炎热的夏季。夏日里,适量饮用绿茶,尤其是凉性的绿茶,能清热解暑,促进排尿排毒,但脾胃虚寒者需注意适量。黄瓜水分充足,性质偏凉,能清热,尾部含有苦味素,可降火、开胃,适合减肥者多食。莲子心虽微苦,却可清心火,安神养心,同时强健肠胃。酸甜樱桃对脾胃有益,可祛风除湿,富含维生素,适合用眼较多者食用。冰糖樱桃汁还能养胃,改善食欲不振和腹泻。春夏之交,赤小豆、薏仁、山药等煮粥,对健脾祛湿清热大有裨益。
立夏时节已过,大家是否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养生食谱?若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点赞并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