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手入场外卖市场
快手,最近有点动作,在本地生活服务板块搞了个独立“外卖”入口。据快手数据说,二季度本地外卖商品支付用户数环比增长好多,超 3 倍业绩规模那涨势可明显
快手方面讲,现在外卖商品大多是和第三方合作共建的。不过,后续肯定是要覆盖更多商家和品类。这事,可不是突然决定的。从 2024 年 6 月推出团购配送到家业务开始,快手就在琢磨外卖的事
到现在这个独立入口一上线,就意味着它本地生活战略来到新阶段。快手外卖采取的模式挺巧妙,是“美团供应链 + 快手流量” 的轻资产模式。用户下单得出兑换券,然后得跳转美团 APP 或小程序去核销,配送,由美团或者第三方服务商负责。还有部分快手本地生活的商家,也能自己上架外卖商品,自配或者找第三方配送都行。
关联战略提竞争力
这一番布局跟快手 2025 年提的那个“新线城市 +AI” 战略紧密相连。截止到 2025 年一季度,快手日活用户有 4.08 亿人这数量可不少,其中新线城市用户占比超过 62% 。这不就是天然的流量池,给它的外卖业务提供好多潜在客源
再说说技术方面快手自己研究的可灵 AI 大模型已经商业化落地了。这模型可不简单,多模态交互功能可厉害,能自动生成外卖商品视频,还能把配送路径优化一下。这可就是快手跟其他平台不同的独特竞争力
市场竞争正激烈
快手加入外卖战场,可正是市场竞争最激烈的时候。前面有京东在今年 2 月就入局了,破局策略是 “百亿补贴” “0 佣金” 的口号喊得响当当。“618” 那阵子,京东外卖一天订单超 2500 万单,全职骑手也有 12 万多人了
4 月底,饿了么在淘宝 App 对接了那个“淘宝闪购”的外卖接口。到 7 月,“淘宝闪购”有五百亿元规模的补贴计划。不过,市场监管总局联合三个部门约谈了几家平台,说是不准 “低于成本价倾销” 那样恶性竞争。到 8 月 1 号,美团、饿了么、京东都发文表示会规范促销行为,不搞恶性竞争
各显神通求分化
现在在监管引导下,平台竞争从打价格战变成搞生态建设了,差异化竞争成新方向。京东 7 月 22 号推出那个合营厨房 “七鲜小厨” ,一下子就投入 10 亿现金。面向全国餐饮品牌和个体厨师,给 1000 道招牌菜招合伙人。而且打算未来三年投100 多亿在全国搞 10000 家 “七鲜小厨”,想用供应链优势压低成本
8 月 5 号美团宣布弄中小商户发展扶持计划,给中小商户发助力金。7 月 1 号,美团推出“浣熊食堂”品牌,计划未来三年在全国做 1200 家。美团在即时零售这块,围绕闪电仓在布局,也是动作连连
这边阿里呢也没闲着。8 月 5 日淘宝又搞出一套好玩的“大会员体系”,把 88VIP 的饿了么、飞猪、盒马权益头一回打通。6 月底饿了么、飞猪还合并进了阿里中国电商事业群。 反正现在这外卖市场,各家都想法子争头筹。